人間百年筆陣-聆聽大師的生命交響樂章

  • 列印

 聆聽大師的生命交響樂章

                                                                                     林明德

 

  一九七九年,基金會成立,創辦人許常惠教授為搶救瀕臨滅絕的民俗曲藝,率領學生踏查全省各地,挖掘無數民間藝人,也留下許多珍貴的人文資源。曾永義教授接棒,整理歌仔戲劇本、錄製崑曲經典劇目,展演與研究並行,成果斐然,為基金會打造公益的「金字」招牌。二○○八年,我奉命接力,特別提出挖掘族羣人文、整合民俗藝術、再現臺灣圖像,重塑鄉土情懷,以做為行動綱領。我們陸續踏查民俗藝術,進行一系列的口述歷史,為民間藝人顯影,並繳交亮麗的成績,例如,許王《阮註定是搬戲的命》、江賜美《戲海女神龍》、《剪紙藝師李煥章》、《粧佛藝師施至輝》、《草編藝術家林黃嬌》……。受到閩南語作詞家古川(原名蔡國安,東大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人,出身鹿港,臺灣語彙豐富)的肯定與注意。去年某一天,他向我們表示想為「紀利男老師」進行口述歷史,希望基金會能提出專案計畫。

  紀利男,何許人也?經過專案助理多方的搜尋、追蹤,總算有了初步的認識;紀利男(1940~)是一九七○~二○○○年代的音樂人,享譽臺、星、日、中四地。他出生於雲林・水林,祖父紀長深得甘蔗栽種法,有「甘蔗王」之譽,父親曾留日,為雲林仕紳名門。紀利男從小愛唱歌,憧憬當歌手。一九五九年,高中畢業後,隻身上臺北,經表姐紀露霞的引薦,正式拜楊三郎(1919~1989)為師,並在「黑貓歌舞團」學習樂理與演出。

  一九六○年,入伍當裝甲兵三年,在軍中親自籌組樂隊。一九七一年,三十歲的他率領臺灣樂團到新加坡「海燕歌劇院」擔任指揮暨節目總監。次年,與上官萍(本名劉小茜)結婚。在「海燕歌劇院」十年,締造新加坡流行歌曲的高峯,並創作近千首曲子,捧紅無數的歌星,如鄧麗君、余天、陳芬蘭、楊小萍、包娜娜、上官萍、吳秀珠、王孟麗……等,新加坡一時成為羣星會的舞台。更難得的是,當年他為這羣歌星所譜的曲子,雅俗共賞,在時間的淘洗下,歷久彌新,已成為經典之作,例如:楊小萍〈後悔愛上你〉(1971)、余天〈汪洋中的一條船〉(1977)、電影主題曲〈又是黃昏〉(1978)……。

    一九七九年,他參加日本作曲家協會,成為會員,是日本有史以來唯一的外國音樂家,次年,以詞曲創作〈初戀〉榮獲日本古賀(政男)賞銀盃獎。頒獎當天,他特邀時年六十歲的恩師楊三郎前往觀禮,分享榮耀。

  一九八一年,「海燕歌劇院」關閉,他攜眷前往日本發展,花盡積蓄,鎩羽而歸,卻讓他學會並帶回日本音樂的精緻技術,曾引起臺灣流行歌曲界的革新。

  一九九二年,他為了紀念恩師楊三郎,首創以百人交響樂團,配合楊三郎名曲十首重新編曲,成為《楊三郎臺灣民謠交響樂章》,深獲樂壇的肯定,也提升了民謠的藝術價值。一九九七年,再次以百人交響樂團配合懷念國語名曲,重新編曲,由余天、張鳳鳳演唱,締造了國語流行歌曲的新境界。一九九八年,他轉換跑道,開風氣之先,為高級音響(發燒音樂)製作,深得知音的好評。

  一九九四年,他皈依佛教,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金剛經》、《藥師佛十二大願》、《大悲咒》、《心經》編曲,並嘗試為《道德經》譜曲。

  二○○五年,他完成父祖輩的心願,返回泉州石獅錦江祭祖。二○一三年與古川邂逅,兩人一見如故,合作詞曲,次年,推出《稻仔望花》(由林彙敏主唱),再續編曲之緣。

  紀利男編、作曲四十多年,作品一千多曲,包括:勸善歌約七百曲,流行歌曲三百多曲,以及近年來的佛、道教音樂。長期以來,他以音樂譜寫傳奇的人生,對華人音樂有一定的貢獻與影響。然而,他個性獨特,處處沉潛、事事低調,馴至被大家給遺忘了。這次,我們獲得紀老師的充分信任,擬透過口述歷史,建構他的心路歷程,重新詮釋他的生命交響樂章。其終極目標則是,為臺灣流行音樂留下珍貴的資源,更為流行音樂增添光輝的史頁。

 

2015082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