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文化資產可以讓城市變得偉大

  • 列印

文化資產可以讓一座城市變得偉大

林明德

 

      臺北市是一座傳統、現代並陳的大都會,涵藏多元珍貴的文化資產,堪稱得天獨厚。三百多年前,臺北盆地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活動場域。清康熙、乾隆時期,漳、泉兩地移民來臺墾拓,形成許多聚落,如艋舺(萬華)、大龍峒(大同)、八芝蘭(士林)、錫口(松山)、梘尾(景美)等。十九世紀中葉後,臺北在全臺經濟上漸漸扮演重要角色。一八七五年,清廷在臺北設府,並於艋舺、大稻埕的繁榮市街興建臺北府城。

  一九二○年,日本政府正式設置臺北市,擴大轄區,並加速城市的現代化。一九四九年,國府來臺,臺北成為臨時首都,一九六七年,改制為院轄市,重新規劃為十二行政區。臺北市族群複雜,包括閩、粵、後住民與新住民,開發過程呈點線面,由老聚落逐漸擴散,形成大都會,人口超過兩百七十餘萬人,其人文底蘊更是豐饒多元。

  我與臺北結緣於一九六○年代,當時的臺北,繁華不失純樸,重慶南路長長的書街,到處是逛書店的愛書人。我在這裡就學、立業、成家,奮鬥了四十多年。一九八○年代,我加入基金會,透過多次的民俗藝術踏查,逐漸深入十二行政區的人文世界,也建構了一張張多采多姿的文化地圖。

          一九九五年,基金會接受民政局委託,進行「臺北市文化資產民俗部門之調查」,分飲食文化、敬祖信仰與休閒遊樂三個面向,由李豐楙、洪惟助.吳騰達,與我負責。這也是首次臺北市政府對文化資產的正視,希望藉由調查,嘗試民俗與現代社會的對話。

          一九九九年,臺北市文化局成立,積極推動文化建設,並思索臺北文化大方向,認為要呈現文化臺北,締造新氣象,必須先尋找文化資源,於是規劃「傳統藝術及民俗文化資源調查研究」,委託基金會進行田野調查。這項計畫包括兩類,即:一、民俗文化,二、傳統藝術。前者涵蓋生命禮儀、歲時節令與寺廟文化;後者概括表演藝術與工藝美術。針對生命禮儀、歲時節令,我們實際調查、訪談,作成紀錄,並探討相關的儀式與意義,為現代社會留存先民的生活面影;臺北市寺廟三○七座,儒、釋、道、天主、基督與民間宗教兼有,我們特別登錄寺廟、廟會活動、蒐集籤詩,以窺信仰文化的奧秘;至於表演藝術,包括器樂、歌謠、說唱、雜技、國術、舞蹈、偶戲、大戲及其他;而工藝美術則有編織、雕塑、陶瓷、金工及其他。

    經過實際的踏查,我們發現臺北文化資源是多元而且是豐富無盡的寶藏,倘能加以統整,必能再現臺北獨特的文化形象與特質。可惜的是,這個計畫為期祇有七個月,無法依時序對民俗做有系統、完整的調查研究,儘管我們已盡心盡力進行普查、配合相關文獻,建立了基礎資料,然而期望周延、深化的工作,則有待後續的中程、遠程計畫了。

    二○○五年,基金會接受臺北市社會教育館委託,策畫「老工藝在臺北」的展示,這是在上述的田調基礎上,加以統整後所展現的成果,足以例證挖掘族群人文,整合民俗藝術,是絕對可行的路向。這次展示,我們邀集了五大類十八人,作品百餘件,例如:粘碧華融匯傳統、現代元素的織繡,風情款款;詹鏐淼的皮塑顯像,件件匠心獨運;林再興施作全臺二百餘座廟宇,其交趾陶形象更是活靈活現;百年老店郭合記士林刀,慢工出細活,令人佩服;上海師傅傳人許榮一,裁縫旗袍半世紀,擅長東方婉約風格與簡易服飾美學;林玉珠的花燈,盞盞展現巧思;林信雄的童玩,豐富多變;郭昭鑫的原味蠟染與圖騰傳奇,精采絕倫……,讓人歎為觀止。

    其實,臺北市擁有的有形、無形文化資產,堪稱全臺第一。在古蹟類,有國定古蹟十三項,直轄市定古蹟一四五項,總計一五八項;傳統表演藝術,包括偶戲、歌仔戲、客家戲劇團、京劇團、崑劇團,總計八十餘團;加上薈萃臺北的美食,八大菜系,雅俗並存,大館小館四千多家。這些數據足以說明臺北是人文底蘊豐厚的都會了。問題是相較於臺南市、嘉義市長期對文化資源的調查研究與亮麗表現,臺北市似乎顯得不夠積極,還有改善的空間。

    我們認為,珍貴的文化資產可以讓一座城市變得更為偉大;臺北市文化政策可以多元並行,但絕不能忽略民俗藝術這個重要環節。當「在地化」的思考蔚為趨勢,這是值得正視的議題。

 

2016110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