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看見印尼‧守護臺灣

  • 列印

看見印尼‧守護臺灣

─以文化交流邁出新南向政策的一步

林明德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是全國維護文化資產的最高單位,近年來參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標準,積極選出臺灣無形文化資產潛力點,包括:泰雅族口述傳統與口唱史詩、布農族歌謠、北管音樂戲曲、布袋戲、歌仔戲、糊紙(紙紮)、阿美族豐年祭、賽夏族矮靈祭、王爺信仰、媽祖信仰、上元節民俗、中元普度等十二項,成果斐然,證明了臺灣文化底蘊的豐饒多元。

在守護、傳承臺灣無形文化資產的同時,文化資產局積極與國際社會接軌,規劃舉辦兩年一次的國際交流展演活動,藉以開拓視野。2015年,首次推出「古川祭─日本國家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展演活動」,使國人見識到古川祭科儀所釋放出的氛圍與意義,更敬佩日本對傳統與現代對話的嚴肅態度。

2017年,為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文化資產局擘劃印尼無形文化資產國際交流展演活動,讓國人接觸、認識印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彩,以及當中所涵藏的文化元素。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Republik Indonesia)是東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度,有「赤道上的翡翠」之稱。林立的島嶼,孕育了三百多個族群,造就獨立多樣的語言與傳統民俗。由於位居於太平洋與印度洋的要衝,歷經印度教、伊斯蘭教、佛教與基督教文化的交鋒和洗禮,文化益見豐厚。1945年,印尼脫離殖民帝國的統治而獨立,建構民族認同,成為「多元而一體」(Unity in diversity)的國家。近年政局安定,新政府重視文化,推動傳統藝術保存,並將豐厚的文化資產連結觀光與文創,讓印尼本地文化面向全球,成為國家民族的表徵。

這次展覽的內容,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七項,包括:蠟染、峇里島舞、皮影戲、安格隆、薩曼舞、格里斯劍與諾肯袋。當中又以前四項為主,後三項為輔,這些既稀有又珍貴,都是印尼族群的共同記憶,也閃爍著傳統的榮耀。

這裡稍作介紹於下:

一、蠟染

蠟染歷史長達數千年,具有高度藝術價值。該技術源自蘇美爾族,經由印度商人傳至爪哇。蠟染製作的技藝早期為世代相襲,故蠟染的式樣,依家族的蠟染風格呈現區別。

蠟染分為古典以及現代兩種。古典蠟染深具藝術價值及品味,彰顯傳統審美精神;現代蠟染的花樣與染色,不受古典蠟染特定花樣和染色的侷限,增添現代設計的多種面貌。

印尼蠟染代表民族的身分與文化印記。從出生到死亡,印尼人民與蠟染所涉及的生命禮俗緊密牽繫。嬰兒時期,被祈求好運的蠟染揹負;臨終亦以蠟染花布包覆送行。

二、峇里島舞

l0世紀前,峇里島就有印度教存在,由於島民生活豐裕,特別崇謝神祇的庇佑,因此峇里島的寺廟建築、敬神歌舞,在在展現獨特的繁複之美。

峇里島舞有巴隆舞、戰士舞、喀查舞、雷宮舞等。這些舞蹈是根據寺廟中的超自然現象編作,大多只在特殊節日進行,通常在舞蹈的起源地表演。流派可分為三種類型,即:祈神舞、半骶舞和巫師舞。

三、皮影戲

皮影戲是當今印尼最流行的傳統藝術,表演遍布印尼各地,其故事情節,源自印度的兩段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加以改編。表演通常從晚上九點開演至通宵達旦,藝人從上述印度史詩挑選片段情節,並融合社會時事,發展成為故事。《摩訶婆羅多》在爪哇島中部最受歡迎,峇里島民則更喜愛《羅摩衍那》。

四、安格隆

安格隆是一種竹製樂器,以藤條懸掛著兩節到四節竹管,由工藝師傅精心切割削尖,目的在使竹框搖動時產生特定的音調。每個安格隆只產生一個音符或和絃;因此曲調的演奏,需要多人共同合作。

傳統安格隆使用五聲音階,1938年音樂家登.索廷納(Daeng Soetigna)為安格隆引進了全音階,於是產生了著名的安格隆帕達(angklung padaeng)。安格隆與印尼的傳統習俗、藝術和文化身分認同有密切關係,常在水稻種植、收穫及割禮儀式上演奏。

傳統安格隆類似鋼琴的琴鍵,一件樂器只能發出單音,略嫌單薄;現代則使用L型的架子,可放上多達十個安格隆,單人便能完成一首簡易的曲調。

展演活動包括展示、表演、工作坊,循序漸進,引導觀眾進入印尼神祕而豐富的文化世界,認識印尼國寶所具備的真實、完整、傑出普世價值與文化特殊性。在展覽場域,我們也特別安排十二項臺灣無形文化資產潛力點,藉著圖文、影像,與物件展示,讓觀眾見識本土瑰寶的魅力。這次展覽,除了交流、觀摩,其終極意義是拓展國人的視野,凝聚守護、傳承臺灣無形文化資產的共識。

「2017印尼無形文化資產交流展」

展覽期間:2017/01/20~2017/04/09

展覽地點: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20161206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