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ICRT合作:台灣文化新視野 - 中元節的多重意義

收聽網址https://www.icrt.com.tw/podcasts_details.php?pod_id=22&mlevel1=12&mlevel2=31

 

一、人鬼之間

人類因為神話巫術思維,加上綜合變化生命觀,從而產生泛靈信仰。所以,儘管幽冥異路,人鬼兩隔,卻能發揮大想像創造神秘的鬼世界,例如西方的萬聖節(Halloween Day)與東方中元節。萬聖節又稱鬼節,於每年十月三十一日舉行,節慶期間,小孩們穿上節慶服裝、戴著怪異面具、拎著南瓜燈,挨家挨戶討糖,說:「不給,就搗蛋。」(Trick or Treat);在臺灣,農曆七月俗稱鬼月,二十四節氣中屬立秋、處暑,是農作物收成的季節,民間有酬謝土地、祭祖的習俗,充分表現儒家禮經的祭法精神。後來加上道教中元節、佛教盂蘭盆節,內聚成為豐富多元的祭祀活動

二、臺灣鬼月

臺灣民間社會,從農曆七月初一凌晨,地府開鬼門,到最後一天或八月初一關鬼門,這期間,所有的孤魂野鬼會從陰間到人間找東西吃,因此普度應運而生,並且衍生出一套極為特殊的節慶文化(包括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如:雞籠中元祭、頭城搶孤、宜蘭放水燈、雲林口湖牽水(車藏,音同狀)、民雄大士爺祭典……等,當中雲林口湖牽水車藏也在2010年被文建會列入重要民俗活動;而中元普度(Ghost Festival Pudu),已被政府於2012年依據UNESCO《保護無形文化遺產公約》列入目錄標準,選定為臺灣非物質文化遺產潛力點。而古城鹿港傳唱已久的〈普度歌〉,不僅詮釋民間輪普的風俗,也展示人/鬼的互動關係,更留下鹿港人的歷史記憶。從民間文學的觀點來說,毋寧也是一首珍貴的民俗歌謠。

三、中元節的多重元素

七月十五,是民間的一個重要節慶,不過長期以來因結合道、佛教義,成為底蘊豐饒的慶典。道教有祭祀天、地、人三官的三元習俗,中元為地官—清虛大帝神誕,慶讚中元也是地官赦罪之辰,所以稱為中元節。而佛教,則以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盂蘭盆一詞來自佛經中的目蓮救母故事,梵語即Ullambana,原意為「救倒懸」—解救在地獄裡受苦的鬼魂。文獻資料顯示,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有僧尼營盂蘭盆供諸佛的習俗。中元節是鬼月的重要民俗活動,幾乎儒釋道總動員,其終極關懷是普度眾生。民間通過這個節慶,以維繫孝順、博愛的命脈於不墜。

四、慶讚中元

中元節是鬼月系列祭祀活動的高潮,民間祭祀境內無主的孤魂野鬼(俗稱拜好兄弟),表現對於鬼魂的怖懼;而佛教、道教則各賦予宗教的意義,形成盂蘭盆節與慶讚中元的祭祀活動。道教有三官大帝,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七月十五日為地官之誕辰,當天下午舉行普度,家家戶戶在門口、與廟埕擺上豐盛的牲禮祭拜,在圓形燈籠或三角旗上寫著「慶讚中元」,其對象顯然是地官—清虛大帝的「聖生」(神誕),原意乃在祝頌(慶祝、頌讚)地官中元聖誕,並於地官赦罪之辰,祈求赦免罪過,普施十方孤魂,其意義自是莊嚴、肅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