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ICRT合作:台灣文化新視野-布農族的【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

  • 列印

收聽網址https://www.icrt.com.tw/en/ext/rss/TalesandTreasuresofTaiwan.xml

臺灣原住民音樂

臺灣原住民在遺傳學與語言學上屬於南島民族,和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大洋洲等地的南島民族族群有密切關係。目前官方認定的原住民族共有十六族。

原住民族是天生的樂舞者,其音樂與日常生活緊密連結,主要形式為歌唱。原住民聲樂演唱中,常有近於朗誦之唸詞部分,屬於散拍節奏或無節拍的形式。日本民族音樂學家黑澤隆朝(1895-1987)依照歌謠功能,將原住民音樂分為祭典歌、咒詛歌、勞動歌、相思歌、飲酒歌、慶典歌、敘事歌等七類,其中祭典歌通常具有神聖性,多由部落群眾一同參與,並伴以不同形式的舞蹈動作,具有團結部落感情的功能。

 

布農族文化

布農族居住於中央山脈兩側,是典型的高山民族,也是臺灣原住民當中人口移動幅度最大、伸展力最強的一族。依據族人的口述史,該族最早的居住地可能是彰化、雲林、南投一帶,後來受到外來移民漢族的壓力,才漸漸往中央山脈移動。

布農族的宗教特徵是繁複的農耕祭儀與生命禮儀。布農族由於相當重視小米收穫,因而發展出一系列繁複而長時間的祭祀儀式,也是傳統祭儀最多的一族。布農族人由出生到死亡,幾乎皆浸淫於宗教生活裡,舉凡懷孕、生育、命名等人生關口,皆伴隨著一套宗教祭儀,並由祭司與巫師擔任主要的宗教執行者。布農族的許多歌謠則具有宗教性功能,其中又以【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最具特色。

 

獨特的布農族【Pasibutbut】

【Pasibutbut】的起源傳說有幾種:一為族人聆聽幽谷瀑布的淙淙水聲產生的靈感;二為族人聽到蜜蜂嗡嗡的振翅聲,在一棵巨大的枯木中產生共鳴發出鳴響聲;三為族人聽聞小米田中小鳥振翅飛翔而過的聲音,產生靈感而共同創作的音樂。

這首歌須由六至十二位(偶數)成員,互相由背後手拉手圍成圓陣,由最低音的「嗚」緩緩爬昇,形成和諧的泛音和聲,至領唱者的聲域達到最高音時即停止。由於歌唱表現的好壞,與來年的小米收成有直接關連,因此在唱這首歌時,每位布農族人皆懷著敬畏莊嚴的態度,深怕發生演唱不合音的情形。

 

布農族【Pasibutbut】揚名國際

一九八七年,文建會委託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組成「中華民國山地傳統音樂舞蹈訪歐團」。該團由臺東馬蘭阿美族、海端布農族與屏東三地門排灣族組成,成員共三十六人,並由基金會進行一年的田調、採集與集訓。

一九八八年五月至六月間,由許常惠教授、徐瀛洲先生帶團巡迴歐洲,期間風靡法國、瑞士、德國與荷蘭。巴黎世界文化館的「太平洋節」由臺灣原住民樂舞揭開序幕,九十分鐘表演了二十七支樂舞。其中布農族的【Pasibutbut】,歐洲觀眾與樂評為之驚豔,齊稱「天籟之音」,也打開臺灣在歐洲的能見度。

二○○九年,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將【Pasibutbut】登錄為國家文化資產,指定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為保存團體,並持續進行傳習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