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ICRT 合作:台灣文化新視野-雲門舞集

  • 列印

收聽網址https://www.icrt.com.tw/podcasts_details.php?pod_id=22&mlevel1=12&mlevel2=31

雲門舞集

  「雲門」是古籍記載中最古老的舞蹈,一九七三年編舞家林懷民以此為名,創辦了臺灣第一個現代舞蹈表演職業團體,也是華人社會的第一個當代舞團。雲門舞集的特色在於結合東西方的肢體訓練,包含現代舞、芭蕾、太極導引、靜坐、內家拳等,並融合了亞洲神話、民俗以及現代美感的動作風格;而內容上更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並結合臺灣本土文化,創造了許多兼具臺灣獨特經驗的舞蹈,充分反映臺灣社會的變遷,與多元文化面貌。至今,雲門舞集發表了一百六十多首舞作,如《白蛇傳》、《薪傳》、《紅樓夢》、《九歌》、《流浪者之歌》、《水月》等等,多齣舞作因大受歡迎,一再搬演,成為臺灣兩三代人的共同記憶。

雲門誕生的年代

  臺灣七O年代,是一個熱情的年代,對林懷民來說,雖然一切簡陋、生活貧瘠,但卻不妨礙年輕人嘗試和創作。原本學習新聞並以突出的文采深受台灣文壇期待的林懷民,因熱愛舞蹈,自國外習舞歸國後,即投入教學與舞蹈表演工作,在他的影響下,聚集了一群想追尋舞蹈夢想的年輕人。

  當時臺灣省立交響樂團團長史惟亮,正進行一系列「中國現代樂府」演出,並向林懷民提出邀約,此項演出結合多位藝術家,共同激盪出一個響徹臺灣那世代青年的口號-「中國人作曲、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舞給中國人看!」這不僅是口號,也是理想的實踐,讓新一代的文化新銳展現自尊自信,為自己和民族開創心境的魄力與氣勢。

  於是在一九七三年春天,當林懷民接下邀約的那一刻起,臺灣第一個現代舞團正式宣告成立,在這群年輕人的奮力起跳中,為臺灣開啟了文化新氣象。

雲門的精彩作品

  早期雲門作品很多自傳統文學與藝術中找尋,將古典素材現代化,尤其早期創作之「白蛇傳」,更是結合了中國戲曲與西方藝術極為成功的代表作,大開國內外之眼界。

  林懷民不斷摸索新方向,再深入台灣這塊土地,讓舞者們在新店溪下游,在布滿石頭的河灘上練舞,體驗台灣早期移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拓荒艱辛,舞者們褪去以往熟悉的西方技巧和國劇身段,以最真實、最自然的環境發展出新的舞蹈語言,林懷民希望舞者們看定一個目標,並往那個方向前進,這便是《薪傳》,「瞻望前程」便是這部作品的最終意義。這部作品的首演,適逢中美斷交,那時臺灣眾生滿腔的翻騰,似乎也藉著這部作品找到出口。

  雲門另一個經典動人的作品《紅樓夢》,再次自古典文學出發,取自春、夏、秋、冬的意念,以絕美的姿態呈現一座繽紛的舞台,從繁華盛極以至凋零的景象,道盡人間悲歡與時序流轉的唏噓。

從國際到下鄉

  雲門不僅為台灣帶來別開生面的文化風景,更站上國際舞台展現台灣的舞蹈魅力,不論是巡迴美國、歐洲,好評不斷,並於一九九五年站上全球有名的表演舞台-華盛頓甘迺迪中心,獲得國際藝術地位的認可。

  但是得到那麼多的肯定,林懷民及雲門心中總有臺灣,他們希望能在這片養育自己的土地中跳舞,讓各地民眾都可以來領略舞蹈藝術之美,於是自八O年代開始,雲門即透過文化下鄉,為更多民眾帶來藝術的薰陶,甚至舞進校園、舞進社區,讓沒有能力和機會進劇場的民眾,帶來高水準的藝術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下鄉演出結束後,每位民眾皆能遵守,把桌椅搬回原位,把地上的紙屑帶走,保持現場的整齊與乾淨的規則,即使到了現在,雲門每年戶外演出,不論聚集幾萬民眾,都能在散場後不留一片紙屑,這種道德影響,更大於演出本身的意義,形成珍貴的「雲門經驗」。

 

傳唱雲門

  自七O年代開始,雲門舞集像是火車頭般,帶動了當時藝術文化的發展,也帶給許多年輕人嘗試的機會。除了對於自家舞者的專業培訓外,早期成立雲門實驗劇場,鼓勵年輕人學習與創作,在一九九九年成立雲門2,為臺灣年輕創作者及藝術家建立了發表平台,並在二OO三年成立「流浪者計畫」,鼓勵臺灣青年走出去認識世界。

  然而在二OO八年,一場意外大火,燒掉了雲門多年的心血,但卻沒有燒到雲門的多年來的奮鬥精神,透過民間熱心的捐款,二O一五年,雲門劇場正式在淡水興建完工,一個嶄新的樣貌彷彿在告訴人們它的重生,這個陪伴臺灣二、三代民眾的舞團,它的傳奇將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