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ICRT 合作:台灣文化新視野-臺灣的歲時節慶

  •  
  • 臺灣的歲時節慶

  對臺灣人來說,過年是一年中最受重視的傳統節日,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走灶神開始,過年的氣息就越加濃厚,家家戶戶忙著大掃除、貼春聯、蒸年糕。在除夕夜當天,即使長期遠在外地工作的家人也都會返鄉圍爐,一手紅包一句吉祥話,在守歲中辭舊迎新。而過年的喜樂氣氛從大年初一的祭祖、走春;初二女兒回娘家請女婿;初五開工……,一路延續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俗稱小過年),在賞花燈、放蜂炮、放天燈中,正式收心回歸日常工作。

 

過年前除舊佈新

  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家家戶戶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除舊布新。除舊,即把舊的、不好的,加以清除處理,具體表現就是藉由清潔生活環境將晦氣惡運掃除出門,迎來好運氣。而布新,最鮮明的表現即是每家每戶都會貼上「春聯」及「年畫」。通常春聯是將對仗工整的吉祥文句寫於紅紙之上,並貼在門框;而年畫起初是為趨吉避邪所做,古時多為門神圖畫,慢慢演變成各種裝飾性又能表達自身願望的圖案。兩者做為傳統新年裝飾,其內容將新年祈福和歡樂的景象躍然紙上,不僅帶來新年歡愉的氣氛,也充滿人們對新年的期許與祝福。

 

除夕夜圍爐、守歲、發紅包

  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也是舊與新交接的日子。在這天晚上,全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飯,也稱作「圍爐」,舊時會在餐桌下擺一個火爐,火爐四周再放置多枚錢幣,象徵闔家團圓,而爐火必須熊熊燃燒,代表一家興旺之意,現在已無擺放火爐習慣,改以火鍋來代替。這晚,也是所有孩子最喜歡的時刻,除了有豐盛好吃的料理,長輩們還會發紅包當壓歲錢,藉此祝福小孩子平安。依風俗習慣,全家人一起通宵守歲,老年人守歲有「辭舊歲」之意,年輕人守歲則可為家中長者添壽,此時家家戶戶燈火輝煌,直至午夜十二點一到,紛紛燃放鞭炮歡慶新年到來,期盼新的一年能萬事如意。

 

多樣的年節活動

  新年傳統習俗中,從初一到十五,每天都有不同的年節活動,例如大年初一「開正」迎新春,除了要祭拜祖先,還有「走春」活動,大多數的人們會到寺廟祭拜,祈求一年平安順利,或到親朋好友家拜年,互道恭喜及平安。

  初二,是俗稱的「女婿日」,出嫁的女兒必須和丈夫、孩子回娘家「做客」,讓嫁出去的女兒有機會回家與家人相聚;初三,傳說是老鼠迎親日,每戶人家都要早睡晚起,以免打擾老鼠們的喜事;另外,民間習俗在臘月二十四日「送神」回天庭,而在初四這天準備祭品與紙錢,「迎神」返回人間;而到了初五,年節活動暫時告一段落,商家開始恢復營業,但是過年氣氛將會持續到元宵節。

 

 

過年的尾聲-元宵節

  過年的喜樂氣氛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在這一天,除了賞花燈、吃元宵外,各地還有特色的民俗活動,最著名的莫過於「北天燈」與「南蜂炮」。在平溪有放天燈的習俗,根據當地人說法,早期是為躲避盜匪,互報平安,而施放天燈做為信號,漸漸地,放天燈的儀式保留下來成為地方民俗,天燈帶著眾人的祈願飛向天際,成了祈福納喜的象徵;而臺南鹽水蜂炮,早期是為了消災解厄、驅除瘟疫而請關帝等眾神出巡,沿途大量施放煙火炮竹,演變至今形成蜂炮盛會,民眾穿戴保護裝備,簇擁關帝神轎遶街,並在神轎經過時發射數千隻炮,作為獻禮,有越炸越旺的象徵,為新年劃下美好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