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山寺
  • 龍山寺
  • 龍山寺照片

人間百年筆陣- 覓尋薪傳新途徑 ―小西園掌中戲匯演

覓尋薪傳新途徑―小西園掌中戲匯演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林明德

 

「小西園掌中劇團」由許天扶(1893~1955)創辦於1913年,是百年的劇團。許氏一門三代始終保持傳統布袋戲的表演型態,堅持精緻布袋戲的表演藝術,在戲台、戲偶、後場、身段、唱腔上都遵循古制,為傳統布袋戲延續命脈。

「小西園掌中劇團」團長兼藝術總監許王(1936~),十七歲接掌「小西園」,薪傳父親的偶戲藝術,演出一甲子,其精湛的技藝與表演,深獲學者、專家的肯定。

瑞典諾貝爾獎評審委員馬悅然(Nils Göran David Malmqvist)教授,是許王迷,只要人到臺灣,一定追逐戲路,在戲棚下凝神觀賞許王的演出。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館長羅斌(Robin Erik Ruizendaal),為荷蘭漢學家,精通臺灣民俗藝術,對許王的偶藝讚不絕口,推稱許王掌中戲,已臻出神入化之境。許王擅長各類型戲碼,包括:籠底戲、歷史章回小說、平劇、北管戲,以及自己創作的劍俠戲。家傳加上後天的努力,使他集編、導、演於一身,特別是神妙的裁戲功夫,更令人驚嘆又佩服。

許王投入古典布袋戲藝術,數十年來演出場次超過兩萬場,表演足跡踏遍全球五大洲,累積的演出經驗、劇本手稿、影音資料及各式戲偶、彩樓舞台,均成為臺灣最珍貴的布袋戲文物。基金會對小西園進行長期且深入的田野調查,並出版《阮註定是搬戲的命》。一九九七年,文建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委託我主持「小西園許王技藝保存計畫」,二年多整理十三齣經典劇目,例如:〈天水關〉、〈二才子〉、〈晉陽宮〉、〈蕭何月下追韓信〉……等,內容包括:錄影、劇本、鑼鼓點,與生命史,輝煌的成果,毋寧例證了小西園布袋戲團是珍貴的文化資產。

許王除了自身所累積的藝術成就,更積極薪傳絕學,栽培後進,傳人遍及全臺南北。

1952年,許天扶六十歲,正式退出布袋戲界,將「小西園」戲籠均分給許欽、許王兄弟,每人分得戲台一座、戲偶八十五尊。許欽以「新西園」自立門戶,許王接掌「小西園」。根據耆老楊振聲的回憶:「『新西園』是我命名的,意思是『新莊的西園』。剛成立時,需要老字號『小西園』在背後撐腰。」因此,他建議許天扶上後台去坐「新西園」的戲籠,以示通關、認證,既可安定觀眾,又可鼓勵主演。

「戲籠坐陣」演變為小西園對徒弟技藝的認可傳統。許王傳有徒弟十三人,個個都能傳承「小西園」的偶戲技藝。而「覓尋薪傳新途徑―小西園掌中戲匯演」的活動,旨在於強調文化傳承,以認領、觀摩老師的經典劇目,經過純熟的排練,具體呈現小西園的傳統。表演期間,由許王藝師坐上後台戲籠,重現那一幕六十多年前天扶師的身影。

活動以小西園許王「掌中戲」內蘊的偶藝為基礎,透過經典劇目的「薪傳匯演」具體實踐小西園偶戲藝術。個人預期的成果是:一、深入一系列精采的經典劇目,再現小西園偶戲風華;二、透過展演引起大眾對掌中戲的關注、鑑賞,並進一步對傳統文化的保存與發展加以重視,凝聚更多的思考與創意路向,以提升傳統偶戲藝術的價值;三、藉由門生認領、觀摩、演出,既可收入門須正、取法乎上(經典劇目)之效,且可內化老師精湛技藝於自身,充實自己,精進演藝品質,為傳統文化的「薪傳」開出新途徑。

一九七九年,許常惠教授創立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以「維護民俗藝術,傳承民間藝人的精湛技藝,提高民俗文化的學術價值,藉以充實精神生活」為宗旨。曾永義院士接棒,為民俗藝術開疆闢土,我接力往前衝,以「挖掘人文資源、整合民俗藝術、再現臺灣圖像、重塑鄉土情懷」為行動綱領,有系統的積累豐饒多元的人文資源。長期以來,基金會多次獲頒臺北市、教育部社會貢獻獎,深受肯定。

二○一二年,基金會獲選為臺北市譽揚藝文組織,感謝基金會對臺北文化藝術的貢獻。

為了進一步回饋社會,我們特別提出此一別出心裁的計畫,希望能獲得支持,共同兌現薪傳新途徑之夢想。

 

201511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