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山寺
  • 龍山寺
  • 龍山寺照片

人間百年筆陣─正視臺灣百年老店

正視臺灣百年老店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林明德

  一九八0年代,我開始投入民俗踏查,深入臺澎金馬,也陸續繳交一些成績。然而當中最讓我注意的是,各地兀自閃爍光芒的百年老店,總是抱持謙虛的心態,誠摯的叩訪。因為它們都是臺灣歷史的見證者,也是臺灣文化最堅實的部分,往往集宗教、民俗、歷史、文化於一身,展現珍貴的無形文化光采。

  一九九九年,我帶領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所四位研究生,奔波於二十六個鄉鎮市,訪問兩百三十多個飲食點,一年後,繳交《彰化縣飲食文化》(三十五萬字),以豐饒多元的飲食文化見證半線風華。我震懾其文化底蘊之繁富,也啟動了彰化學的想法。於是開設相關課程、籌劃區城文學研討會,並與在地作家康原拜訪、遊說企業家,獲得認同與支持,於是展開一項漫長費心耗力的文化工程,預計十二年經營彰化學,出版叢書六十冊。

  叢書涵攝宗教、歷史、民俗、傳統建築、傳統表演藝術、工藝美術、繪畫、地理、水利、民間文學、古典文學、現代文學、百年老店等面向。已出版五十冊,大致能充分詮釋其人文景觀。

  彰化百年老店,多采多姿,包括:粧佛、金工、木偶雕刻、製香、中藥、糕餅、米麵、肉圓、蜜餞、醬油、仙草、製鼓與撿骨等十三類二十家。二0一一年,我帶領研究生踏查五家,即:花壇保生中藥房、玉珍齋、寶珍香、老天興樂器行(製鼓)、巧成真木偶之家;二0一五年,又踏查五家,四位研究生分別負責阿振肉包、肉圓生、新和春醬油、七代撿骨師,我則現身示範,引領同學進入貓鼠麵世界。

  二0一六~二0一七年,十九位博碩士生分組踏查了十家,包括:復興珍餅店、鄭玉珍、朝和餅舖、順泰蜜餞、阿義手工麵線、三角埔仙草、施自和佛具、陳萬能錫器,與施金玉香舖。

  參與踏查的研究生都選修了「文化詮釋與批判」這門課,除了上課傳授相關理論與實例外,行前特別介紹田調要領,文獻資訊的蒐集,參與觀察、交互訪談的運用,同時參證《味在酸鹹之外──臺灣飲食踏查》一書。這些百年老店都是我認識多年的,但為了消除訪談者與被訪談者的心理距離,我特別電話溝通、隨行訪視,以取得信任,讓受訪者放心,在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情況下,建構百年老店的家族史、作品譜系、工序,與經營策略,並藉著圖說跡近老店世界。我承諾完成訪談後一定會無條件回饋每個店家,將來出版《彰化百年老店》也會致贈分享。

  六年四階段踏查了二十家,我們既例證彰化人文底蘊的豐厚,也發現它們都是立足生活圈、信仰圈、文化圈的重心,為常民文化帶出令人驚豔的光采。難能可貴的是,各店家都遵循古法製作,保留原味,忠厚傳承家業,且能與時俱進,注重品管,努力研發、創意,秉持「歷史的意識」,讓老店展現無窮的魅力。例如:寶珍香引領風騷的桂圓蛋糕、巧成真的史艷文木偶、三角埔仙草的獨特風味、陳萬能的錫藝、施至輝的粧佛、阿振肉包的人間美味、朝和餅舖的傳統漢餅、阿義的手工麵線。還有七代撿骨世家黃忠謀的「二次葬文化」,在民間傳釋生命禮俗的意義;新和春醬油,變工廠為文化觀光景點,發揮無比的境教功能。

  我們的叩訪,打開了百年老店的門扉,經過多次的深入訪談、記錄工序、圖說現場,加上幾次的修補,才如實呈現每個老店的真相。

  二十家老店歷經時間的淘洗、社會的變遷、產業的衝擊、消費的挑戰,與人事的更替……種種考驗,宛如火煉的真金,閃爍著傳統的光輝。基本上,百年的區域傳統產業,是斯土斯民的共同記憶,也是歷史的重要史頁,更是文化史上的美麗風景;它們內含豐富的無形文化資產,是臺灣的瑰寶,值得我們去正視。

 

1060609__.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