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山寺
  • 龍山寺
  • 龍山寺照片

人間百年筆陣-建構地方學的一些思考-以彰化學為例

20181217.jpg

建構地方學的一些思考

──以彰化學為例

林明德

 

 

臺灣解嚴(1987)後,各縣市政府紛紛提出文化策略,以凸顯其區域(在地)特色。於是,金門學、宜蘭學、南灜學、花蓮學、彰化學……相繼推出,一時成為顯學。不過,在眾多地方學裡,彰化學與金門學是極為特殊的案例。這裡先談彰化學。彰化學從一九七○年代迄今,還在進行的浩大文化工程。一九七八年,許常惠教授(19292001)開風氣之先,發起「民族音樂調查」,帶領學生到彰化、鹿港拜訪百年曲館梨春園(北管)與聚英社(南管);次年,展開「彰化縣鹿港鎮南管音樂之調查與研究」;一九八一年,在鹿港舉辦「國際南管音樂會議」,有系列積累地方文化資源,也為民俗曲藝爭取學術上的一席地位。一九七八年,許常惠教授(19292001)開風氣之先,發起「民族音樂調查」,拜訪百年曲館梨春園(北管)與聚英社(南管),並展開相關調查;一九八一年,在鹿港舉辦「國際南管音樂會議」,為民俗曲藝爭取學術上的一席地位。

一九八四年,他進行彰化縣民俗曲藝田野調查、南管音樂曲譜蒐集與整理。同時規劃彰化「南北管音樂戲曲館」軟、硬體一九九七年推出《彰化縣音樂發展史》。

一九九四~一九九六年,《彰化縣民間文學集》出,包括歌謠篇、故事篇、諺語謎語篇等十冊,印證民間文學的多樣與豐富。一九九七年,施懿琳、楊翠合撰《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出版,涵蓋三百餘年,討論作家一百多人,充分說明彰化優美的文學傳統。一九九九年,個人進行為期一年彰化縣的飲食文化調查研究,訪問二百三十多個飲食點與十多位總舖師,繳交《彰化縣飲食文化》。

彰化位於臺灣中部,濁水溪流過,土地肥沃,農業發達,夙有「臺灣第一穀倉」之稱。長期以來,彰化族羣多元,人文薈萃,並且積累許多有形、無形的文化資產。古蹟羣、民居、鹿港聚落、戲曲、民間工藝及其他;加上文風鼎盛,舊新文學引領風騷。這些文化底蘊元素,內聚成為一顆堅實、燦爛的人文鑽石。四十年來,我跡近彰化,探勘寶藏,在因緣俱足下,正式推出「啟動彰化學」的構想(包括:課程、田調、學術會議、叢書出版),在地文學家康原,帶著我到處拜會地方人士、企業家,終於獲得贊同與支持,為這項文化工程奠定扎實的基礎。二○○七年,我們擬訂系列子題,例如︰宗教、歷史、地理、民俗、文學(民間、古典、現代)、傳統建築、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美術與飲食文化,同步展開,並敦請學者專家分門別類選題撰寫,其終極目標是出版彰化學叢書。目前已出版五十冊,包括:文學、民俗曲藝、工藝美術、繪畫、歷史、地理、書院。即將出版的十冊,包括:傳統建築(寺廟、民居)、彩繪、書法、水利、歌謠、動漫畫與百年老店等。

彰化學內蘊多樣元素,歷經挖掘、整合,不僅重現其圖像,更釋放無限的魅力與價值。倘能進一步的活化、應用,對社區總體營造將可發揮不少的作用。這裡特別以百年老店為例證。

百年老店,是臺灣文化最堅實的部分,往往集宗教、民俗、歷史、文化於一身,展現珍貴的無形文化光采。我們踏查彰化百年老店,已有十六類近三十家,包括:粧佛、金工、木偶雕刻、製香、中藥、糕餅、米麵、肉圓、蜜餞、醬油、仙草、製鼓、繡莊、茶莊與撿骨……等。

二○一一年,我帶領彰師大博、碩士生開始叩訪。參與的研究生都選修了「文化詮釋與批判」這門課,除了傳授相關理論與實例外,行前特別介紹田調要領,文獻資訊的蒐集,參與觀察、交互訪談的運用。期能建構百年老店的家族史、作品譜系、工序,與經營策略。

這些老店歷經時間的淘洗、社會的變遷、產業的衝擊、消費的挑戰,與人事的更替……種種考驗,宛如火煉的真金,閃爍著傳統的光輝。基本上,百年的區域傳統產業與共同記憶,是歷史的重要史頁,也是文化史上的美麗風景;它們內含豐富的無形文化資產,值得我們去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