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山寺
  • 龍山寺
  • 龍山寺照片

人間百年筆陣-蛻變—臺灣讀書風氣的觀察

20190911.jpg

一九四九年,臺北市因為國府撤退來臺,一時成為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火車站與總統府之間的重慶南路,人文薈萃,一百多家的書店齊聚,蔚為壯觀,共同構築半世紀的文化奇蹟。當時進臺北城,逛書店是人人企盼的休閒與享受,而且引以為傲。一九七○年代,幾家書城紛紛成立,為愛書人提供方便購書的平台。特別是入門張貼摘自王安石〈勸學文〉的對聯:「貧者因書富,富者因書貴。」平添場域的氣質與格調,教人印象深刻。

一九八二年,我曾以〈邁向富且貴的社會秩序〉為題公開演講,提出政府宜積極推動「書香社會」,有錢人家「以書櫃代替酒櫃」等訴求,也許能契合趨勢,而引起報章雜誌、廣播電視連續幾天的報導與討論。一九八三年,位於公館的「金石堂文化廣場」成立,把臺北的圖書文化推向更高一層的境界。依稀記得周總經理在籌備期間,曾派一位經理到輔大中文系來拜訪我。他開門見山地表述:是輔大哲學系畢業的,任職金石堂文化廣場,幫周總規劃一座既是個人書房又可與大家分享的圖書館。我乍聽之下,頗為震驚,想像周總的人文氣質與恢弘氣度。後來受邀到公館實地勘查。我提出幾點建議:一、圖書宜依圖書(包括人文、社會、科學)分門別類,精選優質的出版物;二、場域動線宜流暢,使人身心放鬆徜徉其中;三、設立作者著作專櫃;四、規劃暢銷書十大排行榜,引領讀書風氣。

一九八九年,吳清友的誠品正式成立,他追求品質,內聚圖書、人文、藝術三位於一體,讓人耳目為之一新,也打出相當的知名度。

在傳統與現代二元倚伏的機制下,既維繫書香命脈於不墜,也型塑文化臺北的獨奇意象。

不過,現代社會誘惑太多,民眾閱讀、購書習慣大為改變,許多人「只讀手機不讀書」,逛書店買書的幾乎都是中、老年人。重慶南路的書街,受到衝擊,曾經百家書店的榮景,如今僅剩十五家獨撐場面,真令人不勝唏噓。根據臺北市商業處的報告指出,不少民眾從網路上買書、線上閱讀,造成傳統書店的式微,為了挽救危機,鼓勵書街開童書店,讓孩子從小培養閱讀習慣。而傳統書店勢必要轉型,再造書街成為買書、觀光、藝術的新據點。這種解決困境的措施值得肯定,觀察家以為恐怕是「回不去了」。

然而,我們也看到危機即是轉機。各地文青結合社區,走出活路,提出改造老宅、以書換書、背包客棧、親子繪本等策略,經營獨立書店,在城鄉開花結果。

在感慨書街沒落之際,似乎也出現了另一種生機。二○一七年,讓人側目的誠品R79誕生了。書街位於臺北捷運中山站與雙連站之間,名之為「中山地下書街」,全長270公尺,宛若一條潛龍。業者採多角經營,包括出版糧行、文房雜舖、頑童學堂、影音工坊、生活文創平台,與咖啡輕食等六類數十家。並揭示「齊聚全臺誠品閱讀職人,橫跨類別出版讀物推薦」,期許「點燃一座城市的火種,照亮通往過去與未來的路。」將地下道變成文化廊道,翻轉舊式書攤為典雅的書店,從而營造優質的文化場域,儼然是臺北市的新景點,真是不可思議,毋寧也證明了臺灣文創的軟實力。

三十七年前,我倡導書香社會,並進行長期觀察,儘管讀書風氣昔今略有不同,但讀書的基本精神不曾改變,解決之道,應考慮全新方式引導讀者走進書的世界(接觸是了解的開始),並讓圖書館、書店社區化。七月,彰化縣文化局為舉辦閱讀節,推出書籤活動,邀請歷屆磺溪文學獎特別貢獻獎得主,每人提供十五字以內的籤語,我提出「涵蓋古今中外,斟酌文質雅俗。」期許臺灣讀書風氣能出現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