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山寺
  • 龍山寺
  • 龍山寺照片

看人間-文學交流在法國

20200107.jpg

二○一九年三月,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何碧玉(Isabelle Rabut)教授與波爾多蒙田大學安必諾(Angel Pino)教授來函,表示;他們將與我國駐法國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合作,舉辦「鄉土文學與文化」講座,邀請李昂與我十月訪法,在兩所大學各一場專題演講,同時放映一部影片,供現場討論。李昂現身說法,談小說〈西蓮〉到電影〈月光下,我記得〉的關涉。我則再三斟酌,決定講題是〈臺灣詩人吳晟〉,放映電影為齊柏林〈看見臺灣〉。理由是;吳晟立足彰化,以詩文記錄臺灣社會,是歷史經驗的參與和見證者之一,深具代表性;而讓臺灣被看見的空拍導演齊柏林,如實呈現島嶼的美麗與哀愁的二元辯證,與反思。值得提供給法國朋友來認識臺灣。

吳晟創作六十年,我追蹤他四十年。一九五九年,他開始發表詩作與散文,迄今先後出版五冊詩集、散文七種。從詩文繫年可以看出,其創作歷程大約分為四個時期;一、前社會經驗,從中學、大專到軍旅,深受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二、社會經驗,從人子人師人夫人父,到教師農民的身體力行,以社會寫實文學的視角,對社會、教育、政治、農業、環保有更深刻的思考與批判;三、批判參與,從理想觀念到實際行動,展現了知識分子的作為;四、生命反思,以行動維護自然環境,揭示生命終極關懷。其發展脈絡相當清晰,更有詩文可作為例證。

吳晟詩文所涵藏的倫理意識,極為強烈,包括家庭、社會與土地(自然)倫理三個層面,形成同心圓的關係。二○○九年,他起造一間給書住的房子,企圖替吳家三代營造書香門第,為子孫提供境教場域,毋寧是家庭倫理的實踐;他返鄉教、耕、讀、寫六十年,以寬厚的情懷關心鄉間子弟,善盡社會倫理的責任;他對土地的深情與愛戀,可能來自農婦的遺傳,強烈的土地意識,使他許下廝守田地的諾言;「有一天,被迫停下來/也願躺成一大片/寬厚的土地。」二○○一年,吳晟與莊芳華在黑色土壤築夢,積極平地造林,在二公頃多的土地上種植臺灣原生種一級木,以打造夢想家園,搶救環境品質,恢復美麗島容顏。十年後,樹木成林,他們開始送樹,把樹園夢想延伸到公共領域,嘗試化溪州第三公墓為森林墓園,其終極指向是樹葬—回歸自然的反思。

「近代環境保育之父」李奧帕德(Aldo Leopold,1887~1948)的《沙郡年記》(A Sand County Almanac)曾被視為一本生態平等主義的聖經,其中「土地倫理」(Land Ethic)的概念已成為普世價值,而生態良知與大地公民的主張更是真知灼見。這些觀點都是對自然沉思後,所建構的智慧與理論。有趣的是,他的土地倫理可以用來檢視吳晟的土地愛護;生態良知,是吳晟信奉的觀念;至於大地公民可說是吳晟的身分證。三者聚集一身,從而為這座島嶼發出「愛之深,責之切」的聲音。

專題演講後,引起何碧玉夫婦的興趣,希望二○二○年能邀請詩人吳晟訪法。我欣然同意。不過,有一點建議,先法譯出版《吳晟新詩選》,讓法國讀者能進一步了解臺灣詩人吳晟。我們同步進行,他們立即邀約,我負責編選,並邀請林迦瑩翻譯。

一場文學交流,竟然萌生巧妙因緣,延伸許多意義。我說;真是不可思議的文學之旅。